淄水湯湯,齊風泱泱。漫漫長風吹過3000年,雖然“春秋五霸、戰國七雄”的強盛光環已然褪去,但“開放、包容、大氣、厚重”的齊國遺風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主脈,始終滋潤著這方厚土,跳躍出今日淄博時光易替、新舊轉換的璀璨。
陶瓷古都一脈相傳。淄博陶瓷發軔于大約距今8000多年的后李文化,淄博窯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北方最早的青瓷產地,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北朝時期淄博寨里窯燒造的青釉蓮花尊。至宋金時代,雨點釉、茶葉末、兔毫盞等結晶釉瓷器產品燒制工藝已十分成熟,此時的黑釉像琉璃一樣明亮,燒造水平在當時是最高的。厚重的陶瓷文化,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,也為我們打造“淄博陶瓷 當代國窯”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
琉璃藝術相映璀璨。據史料記載,元代博山琉璃生產已形成一定規模。建國后,博山琉璃制品業進入新的發展時期。內畫藝術向中、高檔產品的方向發展,相繼創作出《清明上河圖》、《水滸一百單八將》等精品。雖然淄博琉璃曾因為嚴重依賴外貿而走入低谷,但現在琉璃所蘊含的文化底蘊和品牌價值正逐步提升,成為淄博一張新的城市名片。本屆盛會,將有“壺里見春秋”大展,文化部恭王府內畫專業委員會攜京、冀、魯三地內畫藝術亮相,更有美輪美奐的創意琉璃藝術品讓人嘆為觀止。
國窯精品群星耀閃。淄博陶瓷不僅開創了滑石瓷、高石英瓷、魯玉瓷、魯青瓷、合成骨質瓷“五朵金花”的陶瓷盛事,更涌現了一批批大師工匠,創造了刻瓷這一獨特的藝術品類。在眾多的陶瓷精品中,華光和硅元更像是陶瓷界的雙璧。硅元的“中華龍”系列瓷器連續18年成為國宴用瓷,華光的“國彩天姿”系列瓷器則成為APEC峰會首腦用瓷。今年3月,更是獨創了“華玉女人”優雅系列用瓷。
新材料名城院士齊贊。淄博的功能陶瓷、高新技術陶瓷廣泛用于工業、航空、航天等領域,新材料不僅僅應用在陶瓷領域,院士們帶來的創新科技新材料項目,已廣泛應用于航天、國防、石油化工和現代工業的多個領域。
精美的陶瓷藝術是這座城市的名片,淄博有理由把這張明片擦得更亮。
讓四海賓朋相約盛會,共同領略淄博陶琉之韻。